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又能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的就业,焦作市委编办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发挥机构编制工作优势,在盘活编制资源、建立人才编制池、加强科研机构设置、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精准发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多元服务平台。
一、盘活编制资源存量,加大招聘用编力度
在控制编制总量的基础上,按照“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原则,积极盘活现有编制资源,持续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编制使用力度。在符合用编条件的情况下,做到应招尽招。近3年来,全市公务员招录共下达用编计划1300余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共下达用编计划3000余名。
二、建立人才编制池,畅通人才“绿色通道”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解决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建立有100名专项编制的人才编制池,优化用编程序、畅通人才“绿色通道”。一方面按照总量控制、专编专用、人走编收、循环使用的方式,充分发挥人才编制池周转优势,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采取先引后批、即来即办的方式,优化服务、简化办理程序,切实保障“绿色通道”便捷畅通。
三、加强科研机构设置,吸纳人才留焦就业
围绕打造“人才强市”、“建设中部地区新兴科创名城”的目标,强化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组建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针对高校毕业生知识层次较高的特点,依托产业技术科学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强强联合,通过自建联建孵化更多的科研机构,增加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人才来焦就业,为焦作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提供关键的人才智库支持。
四、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县市区编制保障力度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市委编办加大对县市区指导力度,凝聚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合力,一方面指导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加快人才编制池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引导在焦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一线单位工作,增长见识、历练本领。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又缓解了基层一线人才需求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焦作市委编办将继续挖掘编制资源,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发挥编制保障作用,全力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将省委书记楼阳生莅焦调研时强调的“发挥高校优势、强化人才支撑,依托创新平台、贯通产学研用,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有关精神落实到位。